《我一個道士,會點法術(shù)怎么了?》第九十九章丹道論武(下)
正在加載上一章

第九十九章丹道論武(下)

發(fā)布時間:2024-11-13 18:00:03      字數(shù):3194字

“當然不是假的,我前面就說了,這是一層感悟,屬于精神層面的知覺,也可以說是心靈層面的境界,讓我想想該怎么說。”

陳昊南停下來,想了一下組織語言,說道,“這個層面的存在太過玄虛,有些說不清楚,因此只是一層感悟,描述起來很復雜,我大致分成兩點來看待?!?/p>

“第一點,我能引導你的,只有尋找感悟的方法,這是一層虛無,虛無是什么?在你的思維里,能想象出虛無的東西么?當然不能,因為你一旦動了意念,你的思維就有了東西,所以這是一層沒有的存在,既然沒有,我也說不清楚是什么,一旦說清楚了,這就有了東西?!?/p>

“切記,要達至這一層境界,首先就不能執(zhí)著‘有’與‘無’,存在即是不存在,不存在即是存在,當然,這是道家的觀點,玄之又玄,只可意會?!?/p>

“不過以我認為,到了這個層次的修行,應該博采眾長,平心而論,道家側(cè)重于修練神元,對心靈層面的論述很模糊,其余各大宗教派系,皆側(cè)重于信仰,因此對心靈層面的修行相對清晰,其中以佛教最為精辟。”

“《般若波羅密多心經(jīng)》里論述:觀自在菩薩,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,照見五蘊皆空,度一切苦厄。舍利子,色不異空,空不異色,色即是空,空即是色,受想行識,亦復如是。舍利子,是諸法空相,不生不滅,不垢不凈,不增不減。是故空中無色,無受想行識,無眼耳鼻舌身意,無色聲香味觸法,無眼界,乃至無意識界,無無明,亦無無明盡,乃至無老死,亦無老死盡。無苦集滅道,無智亦無得?!?/p>

陳美舒認真的聆聽,心里也忍不住驚訝,這家伙的學識太豐富,對佛經(jīng)也通曉,難怪縣里都流傳這家伙修練成仙了!

“第二點,物質(zhì)與精神的平衡,任何存在都不可能憑空存在,必然有其物質(zhì)基礎(chǔ),修行也遵循這一條法則。”

“修行的境界,源自我們的感悟,感悟是靈魂意念的運動,靈魂是什么樣的存在?道家有三魂七魄之說,注意了,不是市面上那吹噓的那一套三魂七魄,而是從人體經(jīng)絡運行的功能,細入劃分魂魄的能力,三魂為:胎光,爽靈,幽精。七魄為:尸狗、伏矢、雀陰、吞賊、非毒、除穢、臭肺?!?/p>

“魂魄之說太過玄虛,三魂七魄也只是大致歸納的一些功能,魂魄的具體是什么,誰也沒研究透徹,但總之把這一切統(tǒng)稱為神元,我們并不需要明白神元的本質(zhì),就像開車的人并不需要知道車子的內(nèi)部原理,只要會開車就行了,神元也是如此,我們只需要懂得運用神元?!?/p>

“如何運用神元?這就是我們的意念,術(shù)語稱真意,做一個假設(shè),如果說神元是肉身的魂魄,那么真意就是神元的魂魄,故此,‘意’才是一切的根本,這也是唯心論的基礎(chǔ)?!?/p>

“所以丹道的前面三個境界,養(yǎng)精,養(yǎng)氣,養(yǎng)神,皆是固本培元之道,通過正確的方法和持之以恒的苦修,只要是個正常人,從理論上說都可以圓滿?!?/p>

“但至虛之道不同,這是一層真意的感悟,與前面的修練方法不同,但首先要達至精氣神圓滿,這是基礎(chǔ),有了基礎(chǔ)才能讓真意強大。”

“切記,我之所以跟你說了這些,繞了一大圈,是為了讓你明白一個道理,不要執(zhí)著于丹道神元到底是什么,是一股未知能量?或是靈體?或是其它?這些都不重要,未知就是未知,沒有研究透徹之前,不可妄下定論,若是明白了這一層道理,你就已經(jīng)悟道了。儒家論語曰,‘知之為知之,不知為不知,是知也?!褪沁@個道理,你明白了么?”

“這……沒明白?!标惷朗媛牶苛?,原本還明白一點,但這么繞一了圈,反而分不清了,貌似說了這么多,卻和至虛之道沒多大的關(guān)系。

“呵呵!”陳昊南笑了笑,“沒明白就對了,有無相生,空色無識,不明白就明白,因為你已經(jīng)打破了原本的意識,至虛之道,首先就要消除原本的知覺,去感悟另一個層面的知覺,故而佛經(jīng)曰:無受想行識,無眼耳鼻舌身意,無色聲香味觸法,無眼界,乃至無意識界,無無明,亦無無明盡,乃至無老死,亦無老死盡?!?/p>

“……”陳美舒表示無語,“這境界也太玄虛了,你是忽悠姐姐吧?”

“咳咳!”陳昊南咳嗽了兩聲,差點沒嗆著,連忙說道,“美舒姐,我哪敢忽悠你,不過你也別在意,基礎(chǔ)圓滿了,放松心情,境界自然就水到渠成,無須執(zhí)著?!?/p>

“切,越說越像個江湖騙子?!标惷朗驵止玖艘痪?,又問道,“這是至虛之道,那如何先知先覺?”

陳昊南說道,“真意化為至虛至無,達到了這個層面的知覺,如果有人對你起了歹意,你就會有所感應,從而避之,這就是至虛之道,不聞不見亦可知覺?!?/p>

“所以,這并不是預知,而是另一層面的知覺,只是普通人不明白這其中道理,誤認為是預知,道聽途說,以訛傳訛,再加江湖術(shù)士的吹噓,越吹越不靠譜,完全扭曲了真實的丹道?!?/p>

丹道之術(shù)是古老華夏源遠流長的智慧結(jié)晶,卻被人們糟蹋了,能真正懂得丹道的人,實在太少了,但這并不是丹道的傳承有多么隱秘,或是丹道有多么艱難,只是因為道教的沒落,社會文化的潮流不同了,人們對道教多有誤解,也就沒人認真研習正統(tǒng)的丹道。

即便有人對這一套感興趣,也幾乎都是迷信命理運勢,妄圖通過此途獲得名利,在這樣的環(huán)境里,丹道不被扭曲才是怪事。

陳昊南又說道,“至虛之道的知覺,說來玄乎,其實每個人都有,只是一般人無視了而已,所以無須執(zhí)著,只要修養(yǎng)好了自身,自然就明白了?!?/p>

“嗯?這話怎么說,每個人都可以不聞不見亦可知覺?”陳美舒驚疑。

“這是當然了,前面也說了,有先天基礎(chǔ),才有后天修行,如果先天沒有,后天如何修行?”陳昊南笑了笑,說道,“其實不聞不見的案例有很多,特別是一些身居高位的大人物,修養(yǎng)有成,并且他們的事跡也記錄得很詳細,不乏有預知兇險的案例?!?/p>

“這……”陳美舒愣了一下,但經(jīng)過陳昊南這么一說,確實不聞不見,知險而避。

并且這一類的案例還很多,按照民間迷信的說法,這是有菩薩保佑,但這種事太玄乎,誰也說不清楚。

“至虛之道的層面,妙不可言,玄之又玄,這也是道術(shù)施展的基礎(chǔ),通過這個層面,虛無無形,雖然科學不能證明,但卻確實真實的存在?!标愱荒险f道。

“道術(shù)!”聽到這話,陳美舒好奇了,“你會道術(shù)?”

“呵呵,我當然會道術(shù)了。”陳昊南淡然一笑,挺直了腰板,頗有幾分仙風道骨的模樣,又得瑟了起來,摸出一道鎮(zhèn)魂符,說道,“這是鎮(zhèn)魂符,民間俗稱定身符,可以把人定住?!?/p>

“真的可以把人定???”

陳美舒表示不信,好奇的看了一眼符箓,突然想去那次和陳昊南交手,這家伙就想用這符箓貼她,原本還以為是故弄玄虛的幌子。

“當然可以定住,這符箓道術(shù)是在丹道之上升華,凝聚神元化形,至虛至無,有鬼神莫測之玄妙,美舒姐,你要不試一下?呵呵!”

陳昊南一臉的樂笑,心里卻有自己的小算盤,他要研習道術(shù),推演龍文,意圖創(chuàng)出一套龍文符箓,當然得實踐一下效果,但這事太危險,他也不敢以身試法,更不可能隨便找個人,正好拉上陳美舒。

陳美舒練武有成,精氣神非常強大,不容易出事。

并且他也想研究一翻,道術(shù)的效果到底有多強,畢竟道術(shù)的強弱因人而宜,有些人的精氣神太強,至剛至正,萬邪不侵,道術(shù)根本壓制不住,他得多有一手準備,以防萬一。

“試一下也行,你沒打姐姐的壞主意吧?”

陳美舒狐疑的看了一眼陳昊南,這家伙的彎彎繞太多了,整天嬉皮笑臉,讓人摸不透。

“美舒姐,我能打什么壞主意啊,把符箓貼在額頭眉心就行了。”陳昊南一本正經(jīng)的說道。

陳美舒心里也好奇,這一張紙符真能定住人?拿起符箓,小心的貼向眉心。

果然,這符箓有玄機,一靠近眉心就有強烈的壓迫感,說來也確實的玄乎,這紙符也沒膠水,卻像有磁力一樣,穩(wěn)穩(wěn)的貼眉心。

下一刻,只覺得一股無形的壓力,感覺像睡覺時鬼壓床一樣,身體掙扎著動不了,意識模糊,迷在夢里醒不來。

而意識模糊也不能多想,陳美舒幾乎是練拳的潛意識,集中精神,怒目凝眼,心力勃發(fā)猛的一下就沖開了壓迫,至剛至陽,意識瞬即恢復了清明,符箓掉了下來。

“呃……”陳昊南傻眼了,暗道臥槽,這么輕松就破了他的道術(shù),這尼瑪沒搞錯吧?

然而就在這時,陳美舒還沒來得及仔細體會剛才的感覺,旁邊包里的手機響起了一曲優(yōu)雅的鈴聲。

陳美舒過去拿手機,一看來電顯示是蘇瑤打來了,接起來說了幾句又連忙掛了,神情有些嚴肅,似乎發(fā)什么了事,立馬對陳昊南說道,“陳昊南,你家著火了!”

溫馨提醒: 搜索并關(guān)注公眾號“夢想看書”,領(lǐng)取看書福利
<上一章 上拉閱讀下一章 下一章>
點擊右上角“...”-選擇“浮窗”按鈕后再退出,輕松找到上次閱讀記錄。